全世界每年都要在近海水域敷設(shè)幾千公里的海底管道,至今總計約有35000km的海底管道。早期的海底管道僅僅限于淺海水域,而且是小口徑、短距離的管道,但是,今年新建的海底管道已經(jīng)有幾百公里長,管徑達到DN1000.對于短距離海底管道,強制電流陰極保護也是可行的,但實際采用的不多。如波羅的海什維登克的德國平臺10km長的海底管道和北海艾姆蕭ZIA管道的保護范圍有望達到100km。
在海底應(yīng)用中,覆蓋層電阻沒有陸上管道那樣好。因此,保護電流密度顯著增加,而所保護的距離相對較短。事實上,試圖通過提高陽極電壓來增加保護距離是徒勞的。當(dāng)發(fā)生陰極過保護時必須考慮到陽極附近的析氫問題,所以,保護距離只能延伸10%左右,從工程上而言,這樣實施陰極保護是毫無意義的。為此,長距離海底管道只需要考慮如何使用犧牲陽極,通常采用鋅陽極。
在海水里的管道通常都有較厚的覆蓋層,為了配重和機械防護的目的,采用5cm厚的混凝土套管,其采用2~3mm粗的鍍鋅鋼絲網(wǎng)增強,此鋼絲網(wǎng)既不能與管子電連通,也不能與陽極電接觸。用高壓水噴射將管子部分安置在海底,防止它們移動或受深海拖網(wǎng)或鐵錨的損傷。用高壓水噴射形成海底管溝并用沖刷出的泥土或者碎石回填管溝。海底多石塊的水域,管道需要錨固定位。海底管道用的鋅陽極可以做成兩個半圓形狀,將鋅澆鑄在鋼板芯上,鋅陽極端部有外伸部件,便于焊接在一起,并用銅芯電纜連接鋅陽極與管道,也有做成手鐲形狀的鋅陽極,它們環(huán)繞管道焊接到鋼板芯上。